泡泡玛特新品秒空,二手市场溢价6倍!
最近,泡泡玛特又双叒叕“杀疯”了!旗下新IP“星星人好梦气象局系列”盲盒线上首发,79元单个、474元整盒的价格,上线几秒内就被抢购一空。更夸张的是,同系列场景手办盲盒“点亮系列”和未卖先火的MOKOKO搪胶毛绒挂件(单个199元)也同步“秒罄”,官方小程序和电商平台库存瞬间归零。
数据显示,星星人系列上半年已为泡泡玛特带来3.9亿元营收,成为增长最快的新锐IP之一。但真正让人咋舌的,是二手市场的疯狂:整盒成交价飙至1350元(溢价3倍),单个盲盒平均150元(溢价近2倍),隐藏款更被炒到478元(溢价超6倍)!相比之下,曾风靡一时的LABUBU3.0系列整盒价格已跌至780元,星星人彻底完成“超车”。
盲盒变“理财产品”?泡泡玛特究竟在收割谁?
看到这里,相信很多人和网友小台一样困惑:“79元的盲盒炒到478元,到底是谁在买?这简直比黄金还离谱!”但现实是,有人为了抢购新品,提前定闹钟、卡点蹲守,结果排队人数破百,前两位才有希望买到;有人转头涌入二手平台,心甘情愿为溢价买单;更有黄牛直言:“星星人就是下一个LABUBU,现在不囤货,以后更买不起!”
这背后,藏着三个扎心真相:
IP运营的“造神”游戏:泡泡玛特深谙“稀缺性”套路。限量发售、隐藏款机制,让每个盲盒都成了“开奖游戏”。你买的不是玩具,而是“中奖概率”——抽到隐藏款,瞬间身价翻倍;抽不到?那就继续砸钱,直到“上岸”。
年轻人的“社交货币”:对Z世代来说,盲盒早已超越玩具属性。朋友圈晒隐藏款、办公室讨论新品、二手平台比价交易……盲盒成了身份认同的标签,甚至有人靠倒卖盲盒月入过万。泡泡玛特卖的不是产品,是“社交资本”。
资本的“击鼓传花”:当LABUBU热度消退,星星人立刻接棒,这种“你方唱罢我登场”的节奏,像极了资本市场的“概念炒作”。黄牛们乐此不疲,普通消费者却成了“接盘侠”——今天你为溢价买单,明天可能成为“韭菜”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泡泡玛特自己也在“赌”。供应链中心总裁袁俊杰透露:“当前一个月毛绒产量等于过去一年”,8月产量达3000万只,产能提升10倍仍供不应求。但联席首席运营官司德却直言:“下半年产能面临巨大挑战。”换句话说,现在的“秒空”可能是人为制造的稀缺感,一旦产能跟上,溢价泡沫或将破裂。
盲盒经济,是泡沫还是未来?
从LABUBU到星星人,泡泡玛特用一个个IP证明:只要会“造梦”,年轻人永远愿意为情怀买单。但当盲盒变成“理财产品”,当收藏沦为投机游戏,我们是否该问一句:这真的是健康的消费吗?
最后想和大家讨论:你买过泡泡玛特的盲盒吗?是为了收藏,还是为了“赚钱”?你觉得这种“天价盲盒”现象能持续多久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,咱们一起聊聊这场“盲盒狂欢”背后的真相!
配资之家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